发布时间2023-07-21 文章来源:中科锐金 浏览次数:1353
世界钛工业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主流始于20世纪50年代。一直持续到80年代中期的技术进步。第二阶段的特征是过渡到钛的工业生产(目前仍在继续)。虽然技术仍很重要,但是经济成为主导因素。
从1980~1990年、世界海绵钛的总产量几乎是稳定增长的,仅在1987年有10%的波动。传统上。钛市场“上下起伏”的原因是对宇宙航天工业的过度依赖,特别是对军工市场的依赖。以美国为例,海绵钛世纪产量占总产能的波动比例在41.6%~86.9%之间,从表1.1钟可以很好的看出。
表1.1 美国海绵钛产量(1)及占产能的百分比
年份 |
1983 |
1984 |
1985 |
1986 |
1987 |
1988 |
1989 |
1990 |
产能 |
12600 |
22000 |
21000 |
15800 |
17900 |
22300 |
25200 |
25000 |
占产能的比率/% |
41.6 |
72.7 |
71.5 |
57.0 |
70.4 |
84.6 |
86.9 |
81.2 |
从1990~1995年、从而导致了RMI海绵钛厂和Deeside钛厂(英国)的关闭,主要原因是较低的需求使美国和前苏联(独联体)减少了国防预算,世界海绵钛的总产量锐减25%(见表1.2)。在美国,由于RMI的关闭所造成的产量下降,在TIMET公司在内华达州的亨德森(Hender-son)新建的海绵钛厂(生产能力约为每年5000t)投产后很快得到部分恢复。应当指出的是。1990年的海绵钛产量有很大的不同,真实产量数据才得以公开,事实上,真正的原因是在独联体成立之后。在苏联时期、苏联的产量数据是根据西方专家估计得出的。实际结果证明估计的数据太低。这一解释由过去10年间3个独联体国家、日本和北美的实际海绵钛生产数据(见图1.1)所证实。可以看出、在那个时期,苏联1990年的产量是正确的,在表1.3中,苏联实际的海绵钛产量接近其产能的100%。在1994年的低谷(见图1.1)之后,世界范围内海绵钛产量的增加主要是商用飞机销售量增长的结果。
表1.2 海绵钛生产量
年 份 |
美 国 |
日 本 |
英 国 |
苏联(独联体) |
中 国 |
总 数 |
1990 |
30000 |
29000 |
5000 |
91000 |
2700 |
157700 |
1995 |
15000 |
26000 |
— |
73000 |
2700 |
116700 |
年份
图1.1 海绵钛生产量
(资料来源:《材料每月公告》2000年3月号)
图1.2所示为海绵钛价格的变化曲线,其原因取决于航空航天时长的需求变化,多年来,海绵钛价格的变化也是“上下起伏”波动的,从图1.2中可以看出。1977~1981年间。而随后的1982~1984年间,引起海绵钛价格升高,海绵钛价格降低,飞机销量猛跌,商用飞机订单迅速增多。1985~1995年间。也反映出商用飞机销量的情况,海绵钛价格波动较小。
年份
图1.2 1959~1998年间海绵钛的价格变化情况
Ti-6Al-4V的熔炼及后续加工所增长的成本可粗略估算如下:海绵钛的初始价格约是10美元/kg,二次熔炼铸锭后,成本增加4美元/kg。也可以单凭经验粗略地估计每一个后续加工步骤都使成本翻番,结果轧制阶段后的价格大致是28美元/kg,而成品的价格是约56美元/kg。
为了减少钛工业的这种周期性变化,人们进行了很大努力来开发钛在其他非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前苏联的情况也是如此,表1.3是其引用的部分数据,这可从戈里林(Gorynin)在圣地亚哥世界钛业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得到佐证。1995年,Yamada给出了日本国内纯钛轧制品使用情况变化的详细资料,见表1.4。从表1.4中可以看出,在1988~1994年间,市政工程和生活消费品的纯钛轧制品使用量迅速增加。应当指出的是。在日本,纯钛的轧制品占到近90%,而合金级产品仅为10%。
表1.3 苏联钛消费份额
时 间 |
1967年前 |
70年代 |
90年代(预计) |
军事工业 |
95 |
60 |
45 |
化学工业和重工业 |
- |
28 |
20 |
国内工业 |
5 |
12 |
35 |
表1.4 日本国内使用的纯钛轧制品
时间 |
1988年 |
1991年 |
1994年 |
化学工业 |
1399 |
1338 |
1261 |
能源工业 |
611 |
957 |
754 |
航空航天业 |
19 |
23 |
9 |
市政工程 |
21 |
141 |
320 |
汽车工业 |
0 |
14 |
6 |
生活消费品 |
0 |
187 |
456 |
医用 |
0 |
9 |
4 |
其他 |
1011 |
712 |
963 |
总计 |
3061 |
3381 |
3773 |
在主要的航空航天工业国家或地区,使用纯钛和钛合金之间的比率是不同的,这从1998年绘制的图1.3中可看出,例如,北美或欧洲。与日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美国。56%的市场为α+β合金Ti-6Al-4V,而所有β合金总量仅占市场4%的份额,在74%的钛合金市场份额中,纯钛仅占市场总额的26%。
表1.3 1998年美国合金市场分布近似图
美国在1990年和1994年间。钛轧制品的市场份额列于表1.5。从表中可以看出。非航空航天产品的份额仅下降了12%,而航空航天领域产品份额的下降要高得多,在此期间。这表明。钛制品在非航空航天的其他重要领域的用量相对增加了,近年来,即经济对钛在非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有较大的影响,这与前面提到的世界钛工业第二阶段的发展相吻合,图1.4表明了其应用持续增长的情况。钛产品市场的变化。有利于通过多元化的产品稳定市场,减少对众所周知的周期性的航空航天工业的依赖。
表1.5 美国钛轧制品的市场份额
市场部门 |
1990年 |
1994年 |
变化/% |
军事航天 |
6500 |
3200 |
-51 |
民用航空 |
12000 |
7700 |
-36 |
非航空领域 |
5400 |
4800 |
-12 |
总 量 |
23900 |
15700 |
-35 |
图1.4 美国钛轧制品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