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抓紧退钱!2022年度个税扣缴手续费退付今天截止
  • 澳部长称希望对华贸易尽快正常,将在未来几周访华
  • 美媒:美国试图孤立中国,德国企业则向中国靠拢
  • 昨晚又刷屏!陆基中段反导怎样“一击必杀”?
  • 周鸿祎的爱情结束了,三六零的AI行情还能走多久
  • 他俩访华,美国人心态崩了
  • 惨!乌军“豹2A4”坦克“头首分离”
  • 樱花季的日本,还能等到中国游客吗?
  • 4月1日首班车至6点,北京地铁天安门东站等3站临时封站
  • 外媒:特朗普将于4月4日自首 预计不会戴手铐
  • 成为“儿子”25年后,他被“父母”告上法庭
  • 北京长峰医院火灾:失联患者多为老人
  • 英媒:特朗普在法庭上做无罪辩护
  • 日本、菲律宾之后,印尼也计划从台湾撤人
  • 审查美国芯片大厂!中国出手了
  • “猪菜油”齐掉价,3月CPI或稳在“1时代”
  • 警惕,日本动作越来越大
  • “下班也得盯微信”算不算加班?法院判了!
  • 台军为何想买捷克自行火炮,背后在打什么算盘?
  • 外交部:台湾问题不是什么民主问题
  • 403秒!中国“人造太阳”创世界纪录
  • 高清大图!海巡06台湾海峡中部水域巡航巡查
  • 美媒:美国试图孤立中国,德国企业则向中国靠拢
  • 一则相亲帖引发的网络征讨
  • 我国中东部强降雨来袭 收好这份暴雨避险指南
  • 周鸿祎的爱情结束了,三六零的AI行情还能走多久
  • 这群中国卖家,决定“冲出亚马逊”
  • 美媒:特朗普妻子梅拉尼娅将不会出庭
  • 外企最关注的营商环境问题是什么?
  • 张继科事件,能否掀起乒坛“整风”?
  • 枢密院十号:“举白旗投降”外交,韩国得到回报了
  • 山东舰编队参加环台岛演练
  • 被传“失联”的前国脚孙继海发声
  • 澳部长称希望对华贸易尽快正常,将在未来几周访华
  • 美军“泄密文件”爆新料 韩国政府高层疑遭美国监听
  • 惨!乌军“豹2A4”坦克“头首分离”
  • 美媒:人民币取代美元成俄罗斯交易量最大外币
  • 提前几分钟停止检票?中国铁路官方解答来了!
  • 中国边界谈判取得重大进展?
  • 遭遇网暴,她们的愤怒和反抗
  • “丫丫”回国后,还有哪些大熊猫在“出差”?
  • 起底美台勾连黑手,她两次被点名制裁!
  • 张继科借款合同曝光!借款利率是银行商贷的4倍
  • 心大!男子坐高铁30万现金遗忘在行李架上
  • 时隔十余年!叙利亚外长首访埃及,释放什么信号?
  • 道观回应招道士限制年龄35岁:出家生活清贫,年龄大吃不消
  • 易纲最新发声:不让老百姓的钱变“毛”!
  • 台军高层异动 “参谋总长”及陆、海军司令皆换人
  • 以色列总理:以现任国防部长加兰特的职位将维持不变
  • 罕见外交安排!他们即将到访
  • 403秒!中国“人造太阳”创世界纪录
  • 光大集团原董事长李晓鹏被查 2022年3月被免职
  • 浙江宣传:送给“倚美谋独”者三句话
  • 中科院院士投书央媒:以SCI论文为评价导向给中国科技界带来四大负面影响_行业新闻

    中科院院士投书央媒:以SCI论文为评价导向给中国科技界带来四大负面影响

    发布时间2022-10-21 文章来源:中科锐金 浏览次数:1569

    【破“四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光明日报编辑部:

    你好!

    作为《光明日报》的老读者、这些观点我都十分赞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钱七虎院士提倡“新时代的科研人才评价应该‘只唯实’”,中国科学院欧阳钟灿院士致信倡议院士同仁“都来为科技界破除‘四唯’尽一份绵薄之力”,欣闻贵报近期在开展“破‘四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大讨论。这些年我也一直在思考科学家该如何“敬业”与“爱国”的问题。

    现在很多科研人员的学术研究确实有些脱“实”向“虚”。因为近20年来,我国科技界的科学研究导向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些人的科学研究由满足国家需求、面向经济主战场转到了国际前沿、国际热点;我国科技成果及人才的重要评价标准也由以应用部门和社会评价转到了以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为主导的论文及其引用频次和影响因子上。

    这导致科技界现在出现不少问题、中国科研工作者在国际上的实际地位也难以令人满意,国家科技评估中心统计的3450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2019年科技成果转化的多个指标出现严重下降,我国科技界的实际成果并不像人们所期待的那样突出,以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最为突出:与国家愈来愈巨大的投入相比。

    近年来、很多科技界同仁都在思考科学研究到底给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多少实际贡献的问题,以SCI论英雄、论人才、论业绩的局限性已开始暴露出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全面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部署,必须更强调自主创新。光明日报组织科技界同仁讨论破除“四唯”后该如何立、科技界和国家有关部门需要拿出实实在在的政策和行动,如何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正当其时。

    以我的观察,以SCI论文为评价导向给我国科技界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有四点:

    第一是科技人才价值观被扭曲。现在SCI论文已经成为部分学者衡量自己价值、地位的象征、成为他们思想深处的价值坐标系。一些科研人员对国内工作包括单位研究方向与领域不了解、获得的评价和待遇很不一般;反而是勇于承担国家需求与重大任务的科学家,但这些人发SCI较多,不少因SCI论文发得不够多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对研究团队的建设也不关心,踏踏实实产业报国的科研工作者,兴趣不大。

    第二个严重影响是学术思想固化在西方的框架与模式之中。不少学者至今仍然言称国际一流与国际热点、有些学者公开地认为:“还是要按国外的思想与模式进行研究”,将外国人的研究方向奉为自己的方向,研究领域、科学问题、研究思路等大都是从国外引进。这样的研究成果也较易于被国际主流所接受、所赞扬。近年来各种人才的评选、候选人的关键材料几乎都是这样的逻辑。无论申请人、还是评委专家们,都非常看重外国人的几行肯定,而基本不强调申请者的成就是否为真正创新。

    一部分迷恋SCI的学者、对他们的成果肆意贬低,英语水平差);对一些学科任意斥之为“三无”学科,他们极其看不上将全部精力置于国家需求研究的学者,没有国际头衔,斥之为“三无”学者(没有国外权威文章。多年来。一些人才与成果,在各种评奖的关口被那些SCI热衷的权威领导(学者)以一两个量化指标不够或由于没有外国人的好评等而否定、封杀了。没有高频次被引的SCI文章,这些不公平的现象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尤为突出,就不能被评上人才头衔、不能获奖。

    第三个负面影响是高校和科研院所不少都存在“学术小圈子”。SCI论文造就了大批具有各种头衔的科研人员,这导致一些大学及院所内小机构林立,大多只有“一言堂”,难有学术民主和学术思想的碰撞,获得对多种科研资源的支配力即权力,他们由此获得相应的荣誉及地位,这样组织起来的科研团队。

    第四个影响,也是最严重的影响,是一些学者的研究脱离国家需求。一些国家发展急需的课题,或该领域的问题不是国际前沿等,进展困难,得不到重视,被一些人认为没有理论创新,不能发表论文。

    尽管以SCI为主导的论文评价体系带来以上种种负面的后果。许多真正的学者也痛感问题的严重性。但由于各种现实原因。很多科研人员都觉得已经无法改变这种状况,论文挂帅在我国大行其道。有的科研管理者还提出“不用SCI,那用什么指标来评价科研人员”的伪命题。

    2020年9月11日。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提出任何理论都要接受实践的考验。现在。科技界尤其需要刀刃向内,让广大科技工作者来一场观念大转变,来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深化改革。

    以上观点仅是个人拙见,不妥之处请科技界同仁指正,也祝光明日报越办越好!


    注:以上内容均来自网络!!